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快讯 >
上路才7天 全国首批燃料网约车累计运营里程已达10万公里!-环球动态
来源:北极星电力网 2022-10-10 16:12:25

燃料电池汽车离我们有多远?今年十一长假期间,上海街头多了一批特殊的网约车——燃料电池网约车。

(来源:微信公众号:香橙会研究院)


(资料图片)

9月底,80辆上汽大通MAXUS MIFA 氢上线享道出行平台,市民们可通过享道出行APP下单,选择“商务型”用车,便有机会尝鲜全新氢能源车安全、舒适的绿色出行体验。首批车辆以虹桥机场为中心,在上海石油青卫油氢合建站加注氢气后,投入运营。

在长假期间,这批燃料电池网约车累计行程近10万公里,这是燃料电池汽车在乘用车领域商业化落地的重要阶段性成果。

由此,上海成为全国首批常态化运营燃料电池网约车落地的城市。“加氢排水”、更为低碳环保的燃料电池汽车,正逐渐驶入寻常百姓家,成为人们绿色出行的新选择。

1、加得快、跑得远、花得少

如今的网约车市场,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逐渐替代传统燃油车。然而,蓬勃发展的背后,“充电慢”依旧是消费者难以摆脱的痛点。

对于网约车而言,效率就是成本。燃料电池网约车的出现,很好地提升了运营效率。首批投入运营的“MIFA 氢”属于高端氢燃料电池MPV,均搭载捷氢启源P390 燃料电池系统,仅需3~5分钟即可加满6.4kg高压氢瓶,续航里程可达605km。

不仅如此,从使用成本上来看,该车百公里氢耗仅1.18kg,折合每公里使用成本仅需4毛钱,可以真正实现“加得快、跑得远、花得少”。

除了清洁高效之外,在安全性能上,“MIFA 氢”也达到了全球顶尖水平。该车搭载的氢瓶由航天级碳纤维材料全缠绕,能耐受相当于火山喷发岩浆的842℃高温;氢瓶纤维壁厚高达25mm,7.62口径的子弹,根本无法击穿;耐压强度达到70Mpa,耐压强度可媲美7千米深海的蛟龙号深潜器,市民尝鲜可安心乘坐。

同时,“MIFA 氢”也将带来更为舒适的乘坐体验。宽敞的车内空间和合理的座椅布局,可轻松乘坐7人不拥挤,第二排还配置了带腿托的VIP豪华自动调节座椅。“MIFA 氢”还搭载的新一代空气滤清系统,可有效净化空气中99.9%的PM2.5等颗粒物,将清新的大自然搬进了车内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据运营人员介绍,如此舒适的一辆网约车,和平日“商务型”燃油车价格一致,并不会额外添加费用。

2、上海燃料电池应用推广迈出关键一步

近两年,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落地正在不断提速。但其中大部分应用都集中在商用车领域,比如燃料电池物流车、城市客车、重卡等。投入网约车常态化运营,这是燃料电池汽车在乘用车领域发展迈出的一大步。

上海走在了前列。在“双碳”目标的驱动下,上海正加大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布局力度,加速氢能产业项目落地。2021年8月,国家部委发文明确将上海、北京、广东等3个城市群列为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。

上海城市群由上海牵头,联合苏州、南通、嘉兴、淄博、鄂尔多斯、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组成,将在4年示范期间,推广5000辆燃料电池汽车。

今年6月,上海市印发了《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22-2035年)》,提出到2025年,上海将在当前已建成的加氢站和输氢管道的基础上,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,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,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,在交通领域带动二氧化碳减排5万至10万吨/年。

顶层规划明确的同时,应用落地也在提速。除了此次投入运营的80辆燃料电池网约车,今年8月,6家牵头单位参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市第一批车辆集中发车。此外,今年下半年以来,上海陆续在嘉定、奉贤、金山等地区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。

在上海经信委、上海汽车城等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,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。

目前,上海投入运营的燃料电池车型已实现了乘用车、客车、货车等全覆盖;八大核心零部件基本布局完整,自主研制的燃料电池系统处于国内第一梯队;已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1500辆,建成加氢站超过15座,初步构建了纯氢、油氢合建等多模式供氢网络。

“推进速度快起来了。”这是近来上海氢能产业从业人员最直接的感受。

3、氢能产业加速“转起来”

迅速发展背后,是一个正驶入快车道的氢能产业。

在上海,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相关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,最难能可贵的是,这些企业都在提升国产化水平、打破国际技术封锁的方向上孜孜不倦地努力着。

此次上汽大通MIFA氢能顺利投入运营,正是产业链上各企业共同努力的成果。比如,这批网约车的“心脏”,由捷氢科技提供,搭载捷氢启源P390燃料电池系统,该系统功率达92kW,体积功率密度达3.8kW/L,系统耐久性高达10,000hrs,并能实现-30℃的环境下能够无辅热快速启动,各项性能指标均比肩国际顶尖水平。

一直以来,捷氢科技始终致力于通过自主创新,突破核心“卡脖子”技术。经过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,目前,捷氢科技已具备膜电极、燃料电池电堆、燃料电池系统、储氢系统全方位自主生产能力。在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,公司还努力推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国产化进程。

“建立氢能生态圈,打通技术开发到商业应用的链条,构建可持续的商业场景,是我们一直努力在做的一件事。”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表示。

就像电动车的发展史一样,氢能的应用也要走过示范应用、大规模推广应用等各阶段。前期通过政策鼓励,帮助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达到一定规模后,产业将会进入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。“只有让氢能在更多应用场景里真正用起来,氢能产业才能加速转起来。”卢兵兵说。

相关文章
全球速递!郑州、濮阳、新乡纷纷祭出亿元大单!河南氢车市场火爆

全球速递!郑州、濮阳、新乡纷纷祭出亿元大单!河

河南地区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近期显著加速,一改此前的“颓靡”状态,其中郑州、新乡、濮阳纷纷祭出了燃料电池汽车大订单:郑州9月29日发布了100更多

2022-09-30 17:53:51